方為因 大為果
Orientation and principles make greatness
張瑞林同志逝世一周年紀念
發(fā)布時間:
2015-09-30
敬愛的張總,他雖然離開我們已經(jīng)一年,但對我而言他從未離開過我們。
“不服輸,不畏老,敬業(yè)愛崗”,這是我認識的工作中的張老;“平易近人,和藹可親,慈祥仁善”這是生活中的張老!
他是方大的守夜人,是大家的良師益友,是我的心中的模范、長輩。生活中我們總是在說要尊老愛幼,可對我們的張總來說,則是恰恰相反。單位是自己做飯,每次張總總是排在最后,我們讓他先盛,他總是說,我年齡大,吃了沒什么用,年輕人正長身體,耗費精力,應該吃好點,多吃點才對??墒俏覀兌贾?,年紀大才更應該吃好,休息好才有更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。不僅如此,年邁七旬的張總,每天像我們一樣趕早、晚高峰擠公車,雖然領(lǐng)導一再給張總說錯過高峰再去單位??蓮埧倧牟灰驗樽约耗昙o大而搞特殊,在他看來,作為單位的一員,他應該和大家一樣遵守單位的規(guī)定。正因為他的嚴于律己,所以他每天到單位比年輕人還要早。
工作中遇到困難,張老總會盡自己最大能力去幫助我們,有時他會直接給出我們建議性方案,遇到難度大的問題,他就查閱各種紙質(zhì)或者電子的資料,甚至請教他人,也要給我們提供幫助。就這樣張老夜以繼日,樂此不疲的工作著、奉獻著,由于長期工作的勞累加年紀大身體素質(zhì)的下降。最終張總還是沒能戰(zhàn)勝病魔的“侵犯”,2013年年中,張總再也無法堅持,在大家強烈要求下,住進了醫(yī)院,并在近一年的時間里陸陸續(xù)續(xù)做了幾次手續(xù),對一個70多歲的老人,可想而知意味著什么,要承受多少創(chuàng)傷和折磨。但這期間張老雖人在醫(yī)院,卻時刻掛念單位的工作,每當單位領(lǐng)導去醫(yī)院探望,他總是詢問單位的各種情況,并表示自己還想早點好起來早點回到單位,跟大家一起工作。但長期的住院治療把張老折磨的有心無力,他再也無法實現(xiàn)自己的愿望,再次回到大家的身邊。2014年8月在彌留之際張總牽掛的除了自己的結(jié)發(fā)妻子之外,心系的依然是工作—方大的發(fā)展、方大的未來。
如今每每想起張老,依然感覺他就在我們身邊,我仿佛又看到那個精神抖擻,和藹可親的張老。我想不僅我有這樣的感覺,相信每一個熟知張老生前的人都會有這樣的感受。就是李總說的,張老人雖然離開了我們,但是他的精神,他的影響,他的音容笑貌,他的一切的一切永遠在我們的心中!